中欧体育眼下,平均海拔1600米的恩施市新塘乡双河社区,一幅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街道干净整洁,民居房前屋后摆放整齐,垃圾桶陈列有序,清风轻扬,不带一丝尘土的社区广场上,避暑游客在排练广场舞。
“清洁家园号角响,乡村环境要变样。”走进新塘乡下坝村下坝坪,农具归整有序、废旧房屋拆改一新、民宿院落雅致宜居、田间地头清爽整洁等系列环境整治成果已现。
新塘乡坚持党建引领,将党旗插在“清洁家园”行动第一线,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专项指挥部,构建起“党建领航、全域联动”攻坚体系。创新推行“三个一”机制,任务清单由党委班子逐项审定,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专业指导队伍由党员骨干带队,深入村组宣传垃圾分类、立面改造等;考核办法经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将整治成效纳入村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核心指标,以制度刚性确保行动落地。
党组织带头干,群众才能跟着上。新塘乡坚持党建引领与村民自治相结合,通过群众会、场坝会等形式,把政策讲清楚、把好处说明白,累计召开群众会46场,收集拆、改、整、建中欧体育、栽等建议80余条。
同时,发动党员干部率先拆除自家破旧杂棚、带头清理沟渠淤泥。村民看在眼里、动在手上,从“要我清洁”转为“我要清洁”。
“现在垃圾清运车一到,大家就主动把分类好的垃圾送出来了。”新塘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谢周磊说。
如今,新塘乡公路沿线实现定点垃圾桶全覆盖,村民的卫生习惯悄然改变,昔日的“脏乱差”正逐步蜕变为“洁净美”。
“清洁家园”行动持续推进过程中,“洁净美”已不再是终点,而是转化为撬动乡村振兴的“生态力”,让越来越多村民吃上了“康旅饭”。
“7至8家农户连片发展民宿,每年6至9月全满房,多亏了清洁家园行动打下的好底子。”双河社区党支部委员刘忠民感慨。
“早在七八年前,我们就开始实施环境改造。”刘忠民指着宽敞的村级公路说。从前3.5米宽的窄路拓宽到6.5米,村民主动出地,万林更是拆了半间老屋腾出空间。
环境好了,商机自然来。万家寨海拔约1490米,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30℃,硒资源富集,是避暑康养胜地。
在壁挂公路沿线,下坝村车营组的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在“候鸟”秦慈坤的带领下,9户农户集资成立旅游公司,万光银便是股东之一。
“秦总看中这里的好山好水,带领我们建特色民宿。”万光银说。从路边杂草丛生到修起人行步道,从泡泡屋到保暖木屋,9间铁架支撑的民宿依坡而建,推窗可见山景中欧体育。
“小木屋包吃住每天120元,泡泡屋未来要改包间,广场还能办篝火晚会。”万光银夫妻俩忙着规划餐厅,也没落下日常保洁,“家家户户每天都会推着车倒垃圾,木屋前都设了垃圾桶。”
“清洁家园”行动的常态化,让生态优势持续变现。如今,新塘乡的民宿常常一房难求,而村民深知,守护洁净的环境,就是守护源源不断的生态红利。
“要让生态饭越吃越香,就要把清洁家园行动的扫帚紧攥不放。”新塘乡“清洁家园”行动分管负责人方承洋介绍,该乡通过党建引领“两查两评”体系,让洁净之美成为乡村不变的风景。
驻组干部每日穿梭村组,清查卫生死角;乡级督查组每月全域覆盖,带着问题清单逐项销号。
“这家屋檐下的杂物该清了中欧体育。”“那片沟渠有漂浮物。”谢周磊拿着记录表边走边记。像这样的动态排查,已成为新塘乡干部的“必修课”。
“每周五开展集中行动,发动全乡干部群众一起守护环境卫生。卫生搞得好的农户,我们开群众会表扬。”在保水溪村谭家院子中欧体育,村党建指导员臧利红向群众介绍中欧体育。
新塘乡创新推行“二级评价”制度:村民每月召开评议会,用“红黑榜”晾晒房前屋后卫生;乡级每季度综合考评,将考评结果与项目资金分配直接挂钩。
党建引领下,新塘乡坚持督查不松劲、评议不间断,常态长效开展“清洁家园”行动,让宜居底色永远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