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体育特胖普被爆出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疑似出轨名单上的女性多达数人。但最近,他又再一次地坠入了爱河,这次的对象竟然是一名在白宫上班的清洁工?!
别慌,这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是一部短剧的剧情。这部由特胖普亲自出演的短剧在美国狂吸上亿美金。
什么,特胖普也去拍短剧了?可别忘了,老川也是个老表演艺术家了,豆瓣上包含他名字的影视作品竟然多达198部呢。
天啊,那些对短剧爱得深沉的人终于可以挺直腰板说一句:“过去你们对短剧爱答不理,现在短剧让你们高攀不起,看看短剧有多火,就连美国总统都要来分一杯羹!”
近日,一部名为《特胖普爱上白宫干保洁的我》的短剧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上线短短三个月,就创造了高达1.5亿美元的收入。这什么概念,当年诺兰的新片《信条》,全球总票房也就3亿美元出头中欧体育,一部短剧能达到好莱坞大片一半的票房,牛啊。
单亲妈妈Emily为了养家糊口,于是来到白宫干起了清洁工。特朗普毕竟年事已高,有一天不小心滑倒了,Emily赶紧把他扶了起来。四目相对,火花四射,自此以后,特朗普就对这个不起眼的白宫清洁工Emily情根深种。
Emily的淳朴善良让特朗普毫无招架之力,他竟然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的妻子中欧体育中欧体育。
据说这部短剧尤其受到了美国当地观众的追捧,特别是那些年龄超过50岁的中年女性们,她们对这部短剧爱得是死去活来的。
西方观众也十分乐意为短剧掏钱,据说美国观众的付费率高达50%,是中国本土观众的5倍,堪称横扫西方的现象级爆款短剧。
这么一个具有文化传播力的事件,自然而然地就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迅速地传播开来。网友们还戏称,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或将催生《特朗普爱上离异带四娃的我》、《和特朗普离婚后,我分了半个美国》等作品。
还有网友打趣道,其他的美国总统系列也可以相继上线了,比如《穿越到南北战争成林肯谋士》。
国内的众多媒体也大肆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除了那些啥都要蹭一蹭的营销号,不少官媒也参与了进来,纷纷转发。
如此神剧当然也引起了众多国内观众的好奇心,大家都想一睹究竟。于是,就有无所不能的网友到各大国际短剧平台ReelShort、DramaBox或GoodShort上进行搜索,可是找了一圈,并没有找到有关这部短剧的任何信息。
查不到信息也就算了,网上流传的关于这部短剧的剧照也少得可怜,传来传去就只有一两张,画质粗糙,画风还过于古早,和几十年前流行的言情小说的封面一样。(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AI生成的,而且还是那种级别很低的AI生成的)
眼尖的网友还发现,所谓的剧照其实是美国知名电视节目《周六夜现场》里的一个小短片,恶搞川普是他们的常驻项目了。
所以,基本也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部短剧根本就不存在!如此荒诞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居然成为了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看来吹的牛大了,有一天也会上新闻头条的。
所以,这么离谱的假新闻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呢?进行了一番调查以后发现,所谓的短剧《特胖普爱上白宫干保洁的我》可能源自网文《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干保洁的我》。
可能是这样的题材过于适合拍短剧了,被制作方相中也不足为奇,于是在2024年年底,就有在传该短剧在招聘演员。
看到如此荒诞的内容,真的有人会去吗?真的不怕是诈骗吗?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传着传着就有营销号开始编段子了。
相信大家小的时候,班里总会有一两个同学懒得要死的同学中欧体育,他们抄作业都不带改的,是连名字都会照抄的程度。
而这些媒体就像这些同学一样,完全照抄,连新闻从业者基本的素养都没有,背调是什么,没听说过,真的是《新闻女王》里的张家妍看了会想打人的程度。
存在即合理,短剧市场能如此火爆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它迎合了现代人碎片化时间的需求,内容节奏快、爽点密集,没有过多冗余情节中欧体育,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人欲罢不能。
并且短剧还具有易于传播和观看的特点,使得其更容易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传播,用户可以轻松地分享给朋友或在朋友圈中推荐。
此外,短剧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也使得更多公司和平台能够涉足这一领域,推出更多不同类型的短剧,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其发展。
最重要的是,短剧主打一个“爽”字,剧情往往围绕重生、复仇、逆袭、打脸等元素展开,能够满足观众的情感宣泄和心理需求。
尤其是女频短剧中的“霸道总裁爱上我”、“复仇虐渣”等情节,以及男频短剧中的“赘婿逆袭”、“战神归来”等桥段,都深受观众喜爱。
大家爱看爽文爽人设,但从什么时候,连新闻也要够爽才能称之为新闻了?什么都要求爽,只会害了你。
短剧行业确实火,也自带流量,所以也很容易成为谣言的中心。在去年3月的时候,微博话题“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就登上了热搜。后被证实是谣言。
站在风口上的短剧,赚钱真的那么容易吗?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短剧行业呈现出典型的“二八定律”,即20%的项目赚钱或保本,80%的项目都亏损。
钱都被有流量的平台分走了,再加上拍摄成本,真正赚钱的短剧比例很小。尤其是短剧在出海的过程中,投放流量的成本更高。目前海外短剧的投流渠道中,TikTok占据一半,其次是Meta、谷歌等。
我们并不反对文化输出,短剧如果真的能够制霸好莱坞,也是好事一件,现在的确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演员加入了短剧大军的行列,我们反对的是将谣言当作事实传播的行为。
流量为王的时代,真假的边界在哪里?不做任何背调,张口就来,那新闻的边界又在哪里?